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5日电 (蒲书琴)在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㵲水河西岸的晨雾中,一座千年古村正蝶变新生,迎接八方来客。青石巷陌间,唐代古井静默如初、七星古树群掩映苍翠、潘氏宗祠飞檐依旧,古朴砖墙低语着明清的悠悠往事。
这里曾是京昆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是孕育《大乐元音》的礼乐原乡。如今,伴随着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的脚步声,总投资约1.93亿元荆坪古村提质改造项目以文化为笔、科技为墨,在湖南怀化中方县荆坪古村的土地上续写跨越千年的焕新旋律,静候世界的回眸。
荆坪古村新姿。 贺玉梅 摄
金奏:以乐为媒,穿越千年时空
踏入荆坪,悠扬的丝竹声便混合着游客的欢笑声隐约传来。深挖以潘士权所著《大乐元音》为核心的宫廷乐文化,让游客能“听到”潘士权理论中的“元音”,直观感受“旧时深宫礼乐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新韵。
国乐文化体验馆内,“镜中听林”沉浸空间声音与影像交织融合,构筑起一座无形的国乐森林;“声起荆坪”用数字影像重现潘士权伏案著述的背影;“触弦生花”则让游客在互动屏上拨动音符,AI生成的古乐片段随即流淌一室,将抽象的礼乐理论化作可触可感的沉浸之旅。
游客唐嘉丰表示,古乐与现代科技融合,就像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既有历史的温度,又透出科技的灵动。
游客在荆坪观看古乐演奏。 陈攀 摄
工歌:驿道重现,串联古今繁华
伴着乐声往下走,一条石板路蜿蜒而入时光隧道,那些各个时空里或急或徐的脚步声似乎从未散去。这里曾是京昆古驿道上商贾往来、文书疾驰的中方驿,如今在驿道文化体验馆中重现昔日风华。
复建的驿丞署内,时光在老物件上歇脚;“八百里加急”交互空间中,游客可切身体验策马传书的紧迫;而“中方驿记忆匣”将往事碎片一一拼合以影像再现。
对中方驿故事的挖掘与创新再现将千年的交通动脉重新接入这个时代的脉搏,让这条与怀化有着千年历史脉络的“五溪驿路”的驿道文化再次鸣响于时代的长河。
荆坪古村夜景。 陈攀 摄
合乐:古今融合,焕新乡村活力
从驿道走出,目光所及皆是时间缝合的痕迹。以“尊重古肌理、唤醒本土记忆”为理念,新景与旧貌浑然一体,潘氏宗祠修缮如旧,三叠月塘倒影天光云影,艺术稻田延续农耕肌理。
荆坪的“修旧如旧”,不是封存历史,而是让它呼吸、生长。“之前在抖音上刷到荆坪古村的宣传视频,发现变化很大,就特地来看看。”游客易雨轩分享道,“实地看到的景象比视频里更加震撼,老建筑修旧如旧,又融进了现代美学理念。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已经计划带学生来写生,把古韵美景画进作品。”
荆坪古村在原有13个餐饮、民宿业态及特色点的基础上新增16个业态点,古村焕活的文化能量以这些业态点为载体悄然流入街巷烟火:荆坪供销小院唤起七十年代温暖记忆的同时,一旁各色茶咖小馆飘来拿铁咖啡的香气;沪湘名居民宿里,老宅改建的院落既见青瓦木梁,也配备智能卫浴……
村民潘俐、潘俊等在各个景点中奔走担任路线讲解员,潘存家等老匠人在风物集市中传续中方斗笠等老手艺的价值,群发楼的老板娘张琼与儿子儿媳在游客临门中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各色业态并未冲淡古意,反而让传统以更从容的姿态融入当下,并托起当地民众的幸福生活。
千年一瞬,荆坪不语,却已将历史写满每一条石阶、每一段旋律、每一片砖瓦,既是乡愁归处,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首可漫步聆听的“千年古驿乐归荆坪”史诗。以地做琴、以路为弦,荆坪古村正静候知音,共赴新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