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旅行这几年为什么这么火?
创始人
2025-08-26 18:06:09
0

说起西北,大家总能想到 “大漠孤烟直” 的丝路风情,或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 的高原美景。最近这几年,去西北旅行的人越来越多 —— 甘肃的 “小心甘儿” 靠直播火遍全网,西宁那些网红街每天都挤满了人,连漠河北极村都因为大家要避暑,意外带火了周边……

以前西北还只是 “小众秘境”,现在变成了全国人都爱去的地方,这可不是碰巧。其实是政策支持、气候优势、消费习惯变了,再加上当地政府使劲儿推,这四个原因凑到一块儿,才让西北文旅越来越火。

一、政策 “帮大忙”:国家给方向,地方办实事,产业起来了

想发展文旅,政策是 “第一助力”。从国家层面定大方向,到地方出台具体办法,减税、招人才、搞新玩法,三管齐下,把西北文旅的潜力全激活了。

1. 国家给政策:少交税,更多钱愿意来

· 明确发展方向:国家出了个《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 年本)》,把 “文旅融合、保护非遗” 划进了鼓励范围。这意味着啥?西北做文旅的企业,交的企业所得税只要 15%,比全国普遍的 25% 低了 10 个百分点!这一下就减轻了企业压力,也吸引了更多钱投到景区升级、打造文旅 IP 上。就说 2023 年上半年,甘肃光给文旅企业的税费优惠就有 18.49 亿元,有了钱,景区才能越建越好,非遗也能做成产品卖。

· 多个战略一起推:“一带一路” 让西北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 “桥头堡”,像西安、兰州这些城市,靠着丝路文化,慢慢变成了国际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也帮了忙,“民宿 + 非遗 + 研学” 的模式在西北农村落地,还催生了 “乡村规划师”“乡村管家” 这些新工作,工资 3500 到 5000 块,稳定又有当地特色。这样一来,城市和农村的旅游能互相带动,形成 “全域旅游” 的格局。

2. 地方办实事:招人才,搞新花样

国家给了政策,西北各省也没闲着,针对缺人才、缺新玩法的问题,专门出了办法:

· 缺人就招人:文旅行业缺啥人才,就设啥岗位。比如文旅策划岗,要负责帮景区升级、打造 IP,把资源变成客流量,工资能从 6000 拿到 15000,能力强的还能拿更高;非遗保护岗更实在,要把皮影、刺绣这些非遗做成文创产品,还要让非遗进景区,比如设个 “非遗运营官”,既保住了老手艺,又能赚钱,一举两得。

· 甘肃就是个好例子:之前甘肃开了个文旅工作会,重点讨论 “怎么把文化和旅游融到一起”。当地一边挖敦煌文化、丝路非遗这些特色,一边搞新线路,比如 “寻根之旅”,还用电竞、数字展厅这些科技手段,让莫高窟壁画 “活” 起来。之前 “与辉同行” 团队去甘肃直播,走了庆阳、平凉、天水三个地方,讲 “寻根” 的故事,全网曝光量破亿,直接让 “小心甘儿” 成了文旅顶流。

二、天气 “神助攻”:夏天太热?西北成了避暑宝地

2024 年夏天,中东部好多地方都热到破纪录 —— 上海、杭州这些 “火炉城市”,7 月高温天比以前都多,有的地方温度超 40℃,谁还愿意在本地玩?大家都想找凉快的地方,西北刚好有这优势,一下成了避暑首选。

从数据和大家的感受就能看出来,西北的气候多吸引人:青海湖周边景区 7 月的游客比去年多了 35%,西宁夏天平均温度才 22℃,成了 “避暑网红城”;连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都因为游客太多,传出 “装空调” 的调侃(其实是怕有些游客不适应温差,侧面说明人是真多)。

以前大家觉得西北只能特定季节去,现在不一样了:夏天避暑、秋天看胡杨、冬天玩雪,四季都有特色,不光平衡了旅游的淡旺季,还让西北变成了 “全年都能去” 的地方。

三、花钱 “更理性”:口袋紧了?西北性价比绝了

现在经济刚复苏,找工作不容易,大家手里的钱也得省着花,旅游就更看重 “性价比”—— 少花钱,多体验。西北刚好符合这个需求,成了大家的 “最优解”。

跟华东、华南那些热门地方比,西北花钱真的少:西宁、兰州吃饭,人均比上海便宜 40%;民宿价格比三亚、大理低 30%。更重要的是,在西北玩,能一天体验好几种项目:在青海,一天能骑青海湖、打卡茶卡盐湖、去黑马河看日出;在甘肃,一条丝路线路就能逛莫高窟、嘉峪关、张掖丹霞这些世界级景点。“花小钱,看多样风景”,这就是西北的魅力。

而且西北各省还会搞 “文旅 +” 的花样,让大家玩得更值。比如西宁,把旅游和赛事(青超联赛)、文化(FIRST 电影展、社火表演)、美食(河湟美食季)、逛街(国风潮牌商圈)结合起来。豹街・西海路美食街、大新街这些网红街,每天都有 2 万多人去,花几十块就能吃手抓羊肉、酿皮,还能免费看街头社火表演,又便宜又有参与感,正好戳中大家 “少花钱、多体验” 的需求。

四、当地 “使劲推”:政企一起发力,让更多人知道西北

西北能火,当地政府和文旅部门的努力也少不了 —— 从打造 IP 到搞活动宣传,从提升服务到优化体验,各省都用了精准的办法,把西北的 “好资源” 变成了 “吸引人的点”。

不管是甘肃靠直播把 “小心甘儿” 做成 IP,还是西宁靠 “多业态融合” 带火消费,核心都是 “围着游客需求转”:政府搭平台,比如开推进会、出扶持政策;企业做产品,比如开发新线路、打造网红街;媒体帮着宣传,比如直播、发短视频,形成了 “政府 + 企业 + 媒体” 的闭环。

这种 “上下一条心” 的执行力,不光让更多人知道了西北的好,还通过非遗手作、高原研学这些 “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愿意再来,把 “一次性流量” 变成了 “回头客”。

结语:西北文旅能一直火,靠的是啥?

其实西北旅行火,不是靠短期的 “流量红利”,而是政策、市场、资源、运营一起发力的结果。以后随着 “一带一路” 文旅走廊越建越好、非遗越来越产业化,再加上 “文旅 + 科技”“文旅 + 乡村” 这些新玩法,西北说不定能成中国文旅走向世界的 “新名片”。

这波 “西北热” 也给其他地方提了个醒:想把文旅做好,得立足自己的特色,跟着游客需求走,政府和企业一起使劲,这样才能真正 “一直火”。

相关内容

TOP9!郑州入选全国周边...
随着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2025年暑期经济正式收官。今日,某旅游...
2025-08-27 01:46:25
广州“12218”现代化产...
8月26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路演北京专场活动在北京...
2025-08-27 01:45:36
32个项目将现场路演!20...
8月26日,广东文旅推介大会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宣布...
2025-08-27 01:45:05
原创 ...
近期,我对秋瓷炫的印象依然感慨万千。这位女明星与丈夫于晓光,携带孩...
2025-08-27 01:44:36
涠洲岛雨天游玩必看攻略:如...
一、涠洲岛雨天旅游攻略之出行准备 1. 雨具:涠洲岛属于热带季风气...
2025-08-27 00:49:29
一抹市监“蓝”,守护昭通避...
“这里热,那里晒,还是昭通最凉快!”今年盛夏,当滚滚热浪席卷全国,...
2025-08-27 00:48:32
游船办招商,佛冈县农文旅康...
8月26日下午,清远市佛冈县农文旅康宣传推介暨水头镇招商引资推介会...
2025-08-27 00:47:28
原创 ...
在云南当了半年"野生美食博主"后,我胖了八斤才敢写这份榜单。这些菜...
2025-08-26 21:48:41

热门资讯

TOP9!郑州入选全国周边游热... 随着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2025年暑期经济正式收官。今日,某旅游网站发布的相关盘点《报告》显示,郑...
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 8月26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路演北京专场活动在北京市广州大厦举办。 活动由广州市投发...
32个项目将现场路演!2025... 8月26日,广东文旅推介大会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宣布,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委金...
原创 秋... 近期,我对秋瓷炫的印象依然感慨万千。这位女明星与丈夫于晓光,携带孩子前往济州岛度假,展现出了一位接地...
涠洲岛雨天游玩必看攻略:如何避... 一、涠洲岛雨天旅游攻略之出行准备 1. 雨具:涠洲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较长,因此在雨天出行,雨具...
一抹市监“蓝”,守护昭通避暑游... “这里热,那里晒,还是昭通最凉快!”今年盛夏,当滚滚热浪席卷全国,多地纷纷陷入“烧烤模式”之际,昭通...
游船办招商,佛冈县农文旅康宣传... 8月26日下午,清远市佛冈县农文旅康宣传推介暨水头镇招商引资推介会,在“珠江夜游佛冈号”游船举办。据...
原创 云... 在云南当了半年"野生美食博主"后,我胖了八斤才敢写这份榜单。这些菜不是用锅炒的,是用云朵、阳光和少数...
2025世界旅游小姐中国粤港澳... 2025年8月25日,2025世界旅游小姐中国粤港澳总决赛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大鹏新区南澳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