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县素有“中国通芯白莲之乡”的美誉,莲作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全县白莲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左右,核心产区驿前镇姚西村更以“世界最大莲池”入选吉尼斯纪录,成为闪亮的天然地标。
袁奕摄
近年来,广昌县坚定实施“文旅强县”战略,紧扣“争创全国红色文化和莲花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度融合红色文化与莲花生态资源,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今年1—6月,全县共接待游客407.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67亿元;其中莲花生态旅游接待游客244.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亿元。
深挖资源 做实文旅载体
秋日,“旴源首镇”景区一派繁忙景象,甘竹镇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该镇党委书记鄢传龙介绍,当地依托“旴源首镇”历史地位,系统整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千亩红莲、雯峰书院、甘竹老街等资源,积极构建农林文旅融合新格局,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旅重镇。
广昌县文广旅局局长欧阳红表示,广昌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建设为抓手,重视文物保护与资源整合,通过长征步道、红军小道串联红色遗址、古建文物和乡村旅游点,实现资源成片开发利用。目前,已建成约6公里长征步道和红军小道,完成11栋文保单位及古建筑修缮,打造甘竹老街写生基地、7处红色展厅、红军雕塑广场和广昌保卫战体验基地,完善公园标识系统,“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广昌讲起”的文化品牌持续彰显,该区域已成为干部群众重走长征路、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站点。
同时,广昌依托百里莲花带、青龙湖、河东雁塔、明清古建、龙凤岩等多元资源,推进景区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南部莲乡古镇民俗体验区、城区近郊丹霞山水养生区和北部多彩文化体验区。驿前镇中国莲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昌路上红色群雕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高虎脑苏区小镇成为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
传承创新 做优文化功能
广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广昌孟戏、赤水莲神太子庙会、驿前莲花灯会等各级非遗项目19项、代表性传承人25名。
为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自2017年起,广昌连续4年选派23名初中毕业生到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戏曲班学习,现有12人入职该县旴河戏剧团。通过专题讲座与培训,带动更多文化爱好者参与地方文化传承。依托莲文化、孟戏文化创新创排歌曲《家和万事兴》、情景舞台剧《广昌路上旌旗红》等作品,出版《广昌孟戏剧本唱腔全集》《红星闪闪广昌红色故事集》等书籍,推出多部精品剧目,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广昌还结合节假日和莲花旅游文化节,组织开展文旅迎新春、非遗进景区及文化图书文博展览等活动,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广昌孟戏在甘竹老街上演,吸引戏迷观赏。图源丨人民网
融合传播 做强文旅品牌
近年来,广昌文旅资源频频亮相央视:CCTV-1《风物》播出《莲藕》,CCTV-10《地理中国》《中国影像方志》播出《莲乡密语》《水岸奇村》《江西卷·广昌篇》,央视一套《2024农耕探文明》专题宣传“广昌白莲身上的宝藏”,有效提升广昌文化魅力与知名度。
“广昌积极对接省级以上媒体,推动本土文旅资源‘走出去’,并在泉州、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推介活动,加强广昌文旅特色产业宣传。同时,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方便游客获取文旅资讯。”欧阳红介绍道。
以激活文旅消费为目标,广昌结合本地特色推出多项促消费活动及门票优惠活动,组织文旅企业参与直播大赛、展销特色商品,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培育多元业态,拓展新兴旅游消费市场。
“我们将持续深化‘中国通芯白莲之乡’品牌建设,以文旅项目为抓手完善设施、提升品质,深入挖掘莲文化、古色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推出精品线路与特色产品,不断擦亮广昌文旅品牌。”欧阳红表示。
下一篇:崂山九水游览区有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