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爆满的陇南武都,靠什么让游客念念不忘?‌
创始人
2025-05-15 06:15:02
0

怎么说呢,这些年见过太多旅游城市在节假日被骂上热搜——酒店价格翻十倍、景区排队三小时、游客露宿街头...但今年五一,甘肃陇南的武都区却意外靠“没地方住”收获了一波自来水好评。你懂的,这事儿听起来就挺魔幻的。

‌酒店满房危机下的神操作‌

5月1日当天,武都的酒店民宿预订量直接爆表,1.9万张床位全部售罄。想象一下场景:重庆来的沈先生一家自驾到万象洞景区,发现方圆十公里连快捷酒店都亮着“满”字灯牌;成都的小张夫妇更惨,带着怀孕的妻子在街头刷了俩小时手机,愣是找不到一间房...

这时候要是换某些旅游城市,大概率就是“市场调节”了——要么花三倍价钱住洗浴中心,要么在车里将就一夜。但武都的应对怎么说呢...堪称教科书级。政府半小时内协调出10个临时安置点,从养老院到学校宿舍,连被褥都带着晒过太阳的蓬松感。志愿者挨个给滞留游客发泡面矿泉水,大巴车直接开到高速口接人。

对了突然想起个细节:有个小朋友在安置点的铁架床上掉了颗花椒,结果这粒“武都特产”卡在螺丝孔里,被孩子当成“熟透的小星星”。你看,连意外都能变成旅行记忆点。

‌从“应急”到“体验”的质变‌

话说回来,很多地方搞应急安置就是给个屋顶+折叠床,但武都愣是卷出了新高度。姚寨沟景区附近的安置点,工作人员连夜给教室挂上遮光窗帘;养老院的厨房特意多蒸了几笼花卷;甚至有老师把办公室的微波炉搬出来给游客热婴儿奶粉...

成都游客张子涵的原话是:“凌晨三点到安置点,看到穿红马甲的人还在搬物资,我老婆突然就哭了。”这种体验怎么说呢...它超出了“解决问题”的范畴,直接触动了人对“善意社会”的想象。

你可能不知道,武都这波操作还暗藏经济账。当天379家酒店满房,旅游收入冲到9111万——但比数据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安置的游客自发在社交平台刷屏式夸赞,这种口碑可比花钱买流量实在多了。

‌一颗花椒里的城市温度‌

一般来说,游客对旅行目的地的记忆锚点很奇妙:可能是某顿特别辣的火锅,也可能是民宿老板送的一筐橘子。而在武都,很多人记住的是安置点窗外的花椒树。

《椒香入梦记》里写:“熄灯后整栋楼安静下来,但某个角落传来压低的笑语,像夜风掠过树叶的窸窣。”这种画面感怎么说呢...它把本可能狼狈的夜宿,变成了带着诗意的集体记忆。更绝的是第二天,有人在学校黑板“欢迎同学们返校”下面,用粉笔加了句“也谢谢武都”——你看,连告别都成了双向奔赴。

‌流量时代的地方治理启示‌

现在各地都在抢游客,但武都这次或许给出了新思路:当硬件设施到顶时,软性服务才是真正的竞争力。比如志愿者帮孕妇协调低楼层床位,给自驾游客免费洗车;比如安置点特意准备的儿童绘本和老人轮椅...这些细节堆砌起来,就构成了所谓的“城市温度”。

比较有意思的是对比:同样面对客流超载,某些景区选择甩锅“限流公告已发”,而武都的街道办主任们直接带着折叠床去高速口蹲守。这种差异怎么说呢...就像你手机同时收到两条短信,一条是冷冰冰的“流量包已用完”,另一条是“给您赠送了夜间畅聊包”。

‌当旅行变成人与城的对话‌

通常游记爱写风景多壮丽,但这次全网疯传的武都故事里,主角全是人:那个帮游客抬行李扭到腰仍笑着说“应该的”的志愿者;发现孩子过敏连夜去买药的社区医生;甚至清晨在安置点操场打太极,非要教游客“养生招式”的本地大爷...

突然想起个插曲:有对老夫妻被安排在学校宿舍,老爷子看着上下铺感慨:“上次睡这种床还是1968年下乡...”结果第二天,工作人员真找来辆老式二八自行车让他拍照——这种洞察力,已经超越服务范畴接近读心术了。

‌藏在螺丝孔里的星星‌

现在回头看,武都这次出圈很像那颗卡在床缝的花椒:本是寻常物事,却因恰好的时间、恰好的角度成了闪光点。当其他景区还在比谁家索道更长时,这座小城证明了一件事——游客真正难忘的,从来不是海拔3000米的玻璃栈道,而是300米外那盏为你留到凌晨两点的灯。

对了,最新消息是武都打算把部分学校宿舍改造成“应急民宿”,连床缝都设计成能取出纪念品的结构。要我说这思路绝了——下次再去,说不定真能体验一把“睡在花椒香里数星星”的魔幻现实主义。

相关内容

行游WEEKLY|新疆伊犁...
封面新闻记者 郭可欣 李雪丹 张旋01新疆伊犁携冬日体验抵蓉 邀客...
2025-11-07 06:01:06
秀我中国|汾河岸畔波斯菊绚...
  深秋时节,山西襄汾汾河岸畔,种植波斯菊100余万株,粉白紫相间...
2025-11-06 22:31:17
拒绝“千冰一面” 牡丹江三...
  黑龙江网讯(记者 贾博)“在全国冰雪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牡丹江...
2025-11-06 21:00:42
你准备好去哪玩了吗?“最长...
央视网消息: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
2025-11-06 16:00:47
北京工业旅游示范点增至30...
昨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北京市工业...
2025-11-06 06:00:18
云中河的冬日温柔之约:“绒...
来源:忻州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
2025-11-05 21:01:50
悉尼:蓝花楹盛开 悉尼:蓝...
11月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蓝花楹环绕下的海滩边休息。新华社...
2025-11-05 16:31:02
跟着镜头看江西气象③|为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来...
2025-11-05 15:30:37
沿着黄河遇见海|古桑文化、...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
2025-11-05 10:00:53

热门资讯

行游WEEKLY|新疆伊犁携冬... 封面新闻记者 郭可欣 李雪丹 张旋01新疆伊犁携冬日体验抵蓉 邀客共赴“冰雪胜境”近日,新疆伊犁冬季...
秀我中国|汾河岸畔波斯菊绚烂绽...   深秋时节,山西襄汾汾河岸畔,种植波斯菊100余万株,粉白紫相间的波斯菊花沿河岸铺展,河水绿植相映...
拒绝“千冰一面” 牡丹江三重布...   黑龙江网讯(记者 贾博)“在全国冰雪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牡丹江将如何进一步深耕自身独特的冰雪文化...
你准备好去哪玩了吗?“最长”春... 央视网消息: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月15日(农历腊月...
北京工业旅游示范点增至30家 ... 昨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资源推介活动”举行,活动...
云中河的冬日温柔之约:“绒暖草... 来源:忻州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
悉尼:蓝花楹盛开 悉尼:蓝花楹... 11月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蓝花楹环绕下的海滩边休息。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11月5日,在澳大利...
跟着镜头看江西气象③|为何说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来大觉(jué)山睡大觉(jiào)...
沿着黄河遇见海|古桑文化、影视...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
破界!“黑神话:悟空”重装上阵... 太原古县城,近来因一场展览,迎来了专程奔赴的客流!11月1日,「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