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在过度旅游浪潮中挣扎与自救的“漂浮之城”
创始人
2025-05-15 06:12:04
0

贡多拉在悠悠运河中摇曳,数不清的桥梁横跨水面,威尼斯这座“漂浮之城”宛如梦幻之境,成为无数游客镜头下Instagram上的绝美风景。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表象背后,威尼斯正深陷过度旅游的泥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每年约3000万游客如潮水般涌入威尼斯,与不足5万的本地人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座曾经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如今却逐渐沦为主题公园般的存在。游客们蜂拥而至,消耗着城市的资源,却几乎未给本地经济留下实质性的收益。约90%的游客是“一日游”旅客,他们虽不占用日益减少的住房,但却让城市的公共设施不堪重负,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

想要留在威尼斯的居民,正面临着诸多困境。住房短缺成为首要难题,大量住宅被改造成度假民宿,使得本地居民无处可居。日常生活商店也日益匮乏,许多居民不得不前往大陆购买生活必需品。而旅游业之外的工作机会更是稀缺,年轻人为了谋生纷纷离开这座城市,威尼斯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威尼斯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2024年试行的5欧元一日游收费(计划2025年继续实施),以及用于监控游客流动的智能控制中心,旨在控制游客数量,减轻城市压力。但这些举措反响不一,许多威尼斯人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于是,更多威尼斯人自发行动起来,试图留住他们熟悉的生活气息,通过可持续项目减轻大众旅游的破坏。

埃马努埃莱·达尔卡洛便是其中之一。他创立了Fairbnb——一个完全由本地居民出租房屋的平台。在威尼斯,住房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宿泛滥。根据Inside Airbnb的数据,威尼斯目前有8322条民宿房源,其中77%为整套房产,三分之二的房东拥有多套房源。达尔卡洛深知这种过度商业化的民宿对社区生态的破坏,因此Fairbnb要求所有房源必须由本地居民持有,且每位房东的挂牌数量受限。此外,平台50%的费用将投入游客目的地的社区项目,以回馈当地社区。达尔卡洛警告说,随着本地住房资源急速流失,有一个临界点在,一旦促成不可逆的改变,威尼斯就再也回不来了。

另一些人则通过延续传统来抵抗城市的衰败。埃琳娜·阿尔曼西掌握着“威尼斯式划船”技术,这是威尼斯人几个世纪来用以穿越潟湖的站立划桨技术。她加入了可持续旅游组织Row Venice,为游客提供运河划船课程,让他们以最本真的方式从水面上欣赏建筑。这种独特的旅游体验,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威尼斯的传统魅力,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生计方式。

马特奥·西尔维里奥的初创公司Rehub则致力于收集穆拉诺岛著名的玻璃吹制工艺的废料,通过3D打印将其升级改造成艺术品。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减少了废料的排放,还为威尼斯的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米凯拉·博尔托洛齐这位设计师,在疫情期间回到家乡后决定留下来保护社区。她开了一家名为Relight Venice的店铺,制作形似纪念品却能让人们停下来思考的产品。她的代表作是以威尼斯哥特建筑装饰为灵感的蜡烛和香皂,希望游客不要只是“消费”威尼斯,而是真正理解和珍惜这座城市。

拯救威尼斯是否为时已晚?法比奥·卡雷拉并不这么认为。他所在的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理工学院威尼斯项目中心,自1988年起便研究威尼斯问题。他认为有足够多的人意识到“旅游牌”已被过度使用,收缩势在必行。卡雷拉的团队研究提升城市宜居性的方案,包括引入货运船路线以减少船只海浪对建筑基础的冲击,以及探索在潟湖建立微藻农场的潜在可能。

潟湖是威尼斯的祝福与诅咒。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这片水域让威尼斯成为强大的海洋帝国,但工业时代开凿的新运河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水位上升,使得城市更容易、更频繁被淹没。2020年,建设32年的MOSE防洪屏障首次启用,但这不仅会产生成本影响,还有阻断潟湖每日两次自然净化的连锁反应。

在科学家研究如何处理潟湖的同时,卡雷拉关注更实际的社会问题——居民流失。他认为更好的交通系统或能吸引人们定居威尼斯,比如讨论已久的地铁系统。达尔卡洛也赞同吸引非旅游从业者定居威尼斯很关键,因为威尼斯从来都不是“房东和租客之城”。博尔托洛齐相信有责旅游能助力,如果外国游客通过接触本地人了解文化、传统、困境与幸福,或许能以更友好的方式享受威尼斯,甚至帮助保护它。

威尼斯最后几家船厂之一Squero San Isepo的总裁切萨雷·佩里斯担忧拯救威尼斯可能为时已晚,但他也相信若能成功,影响将巨大。拯救威尼斯,或许就等于从大众旅游中拯救世界。若找到既让游客来同时又不会杀死威尼斯的方法,或许就有办法拯救全世界的城市。在这场与过度旅游的斗争中,威尼斯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努力守护着这座“漂浮之城”的未来。

相关内容

行游WEEKLY|新疆伊犁...
封面新闻记者 郭可欣 李雪丹 张旋01新疆伊犁携冬日体验抵蓉 邀客...
2025-11-07 06:01:06
秀我中国|汾河岸畔波斯菊绚...
  深秋时节,山西襄汾汾河岸畔,种植波斯菊100余万株,粉白紫相间...
2025-11-06 22:31:17
拒绝“千冰一面” 牡丹江三...
  黑龙江网讯(记者 贾博)“在全国冰雪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牡丹江...
2025-11-06 21:00:42
你准备好去哪玩了吗?“最长...
央视网消息: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
2025-11-06 16:00:47
北京工业旅游示范点增至30...
昨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北京市工业...
2025-11-06 06:00:18
云中河的冬日温柔之约:“绒...
来源:忻州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
2025-11-05 21:01:50
悉尼:蓝花楹盛开 悉尼:蓝...
11月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蓝花楹环绕下的海滩边休息。新华社...
2025-11-05 16:31:02
跟着镜头看江西气象③|为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来...
2025-11-05 15:30:37
沿着黄河遇见海|古桑文化、...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
2025-11-05 10:00:53

热门资讯

行游WEEKLY|新疆伊犁携冬... 封面新闻记者 郭可欣 李雪丹 张旋01新疆伊犁携冬日体验抵蓉 邀客共赴“冰雪胜境”近日,新疆伊犁冬季...
秀我中国|汾河岸畔波斯菊绚烂绽...   深秋时节,山西襄汾汾河岸畔,种植波斯菊100余万株,粉白紫相间的波斯菊花沿河岸铺展,河水绿植相映...
拒绝“千冰一面” 牡丹江三重布...   黑龙江网讯(记者 贾博)“在全国冰雪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牡丹江将如何进一步深耕自身独特的冰雪文化...
你准备好去哪玩了吗?“最长”春... 央视网消息: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月15日(农历腊月...
北京工业旅游示范点增至30家 ... 昨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资源推介活动”举行,活动...
云中河的冬日温柔之约:“绒暖草... 来源:忻州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
悉尼:蓝花楹盛开 悉尼:蓝花楹... 11月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蓝花楹环绕下的海滩边休息。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11月5日,在澳大利...
跟着镜头看江西气象③|为何说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来大觉(jué)山睡大觉(jiào)...
沿着黄河遇见海|古桑文化、影视...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
破界!“黑神话:悟空”重装上阵... 太原古县城,近来因一场展览,迎来了专程奔赴的客流!11月1日,「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