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野山来过三次,第三次方才明白,山水不过寻常,唯有山水间所遇之人,方才是人世的真风景。
高野山根本大塔
大庆法师
大庆法师是我此行的因缘。此君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高材生,毕业前夕汶川地震,原欲前往援建,被家中阻下,遂远赴德国斯图加特留学。后来东大博士将读,偏又逢东京地震福岛泄漏,只得漫游日本,寻访四国遍路八十八所——那些唐代遗风的建筑,终究引他来到了高野山。他与无量光院两位法印结缘,竟发愿披剃出家。其经历奇崛,仿佛那毕业证成了大地震的请柬,两番惊魂后,他便索性于此安顿下来,从高野山大学本科读起,一路读到博士,证得阿闍黎。
无量光院
无量光院
大庆法师
高野山大学
初来高野,缘大善人引荐。初见大庆法师,便觉其人有赤子之心,纯然无瑕,言谈之间,相见恨晚。从他那里,我学得不少空海大师事迹,也初窥东密历史堂奥。后来邀几位好友再来,登山走女人路,观灯笼堂御膳供奉仪式,拜佛陀舍利……还一同参加高野结缘灌顶盛会,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疫情三年,虽隔山海,消息未隔云端,微信联络不断。法师常发来问候,也分享些修行中的喜悦。高野山奇景,亦时时由他指尖传至我眼前,倒仿佛未曾真正远别过。此次携家人自上海来日本度假,行程初定,便约定必得重上高野山。
从桥本到极乐桥的盘山电车
高野山天空号盘山电车
高野山缆车
高野山缆车
高野山缆车
此番行程,处处透着机缘的奇妙。无量光院既已客满,倒反抢得附近一处舒适的民宿,价格既宜,服务又温柔。乘南海快铁离了大阪,转乘心念已久的“天空号”盘山火车。火车如悬空的茶盏,摇荡于绿涛之上,终于极乐桥。转乘缆车,再搭公交,山势渐深,云雾缭绕,终抵这人间仙境。
来海法师
山上重逢大庆法师,又结识了高野山大学任教的来海法师——这位山东同乡清华美院出身,后来此攻读硕士博士,六年前亦回国披剃出家。来海法师谦逊温雅,竟与北大叶教授神似,皆是气度不凡的佛门学者。邀他回京举办读书会,他含笑应允,如云淡风轻。
李渊博先生
胡恒求先生
下午在无量光院,又遇善人李渊博与胡恒秋二位。他们组织数百华众朝圣高野,更发宏愿引万人来此,令人肃然起敬。因缘际会,我竟长李兄一日,然他已翻译《无宿弘文》一书,即将付梓,无比赞叹。晚间承他盛情,同往山中尚开着的唯一中华餐馆吃饭。席间谈笑,宛如故旧重逢。
上山前,曾向吾家小儿石出描绘寺中住宿规矩好处,惜乎未成,温泉亦成泡影。他正自惋惜,法师闻之,即刻邀他入寺泡汤。那池水稍热,石出初时畏缩,经法师一番温言鼓励,不出一刻,竟咬牙浸入泉中。孩子赤身于温热汤泉里,亦如一枚初生的莲子,不知觉中已绽开柔软。
高野山蛇腹路
高野山蛇腹路
夜幕垂落,法师领吾一家,沿蛇腹路而行。树影婆娑如泼墨,星光疏淡如香灰。行至根本大塔与金堂,恰赶上晚九时敲钟。铜钟一声,音沉韵长,如空谷之回响,仿佛要熨平人间一切褶皱。钟声里,人世的烦嚣忽然渺远得不值一提。
次日清晨,我还要去参加早课,十点半更将观瞻那给空海大师的御膳供奉仪式。归途与法师道别,山风拂面微凉,却觉心头温润。
奥之院佛舍利宝塔
空海大师御膳供奉仪式
高野山伽蓝前的小水塘
世路多歧,人亦如萍水。然则萍水相逢,竟能得此清澈之缘,方知那“缘”字,原不是虚悬在云端;它分明是行走中脚底感知的土地,是暗夜中彼此照见的光亮——人遇人,心映心,便是人间最可信赖的灯火。
夜钟一声入云去,万壑松涛皆成偈。
三谒高野山访大庆法师
云磴三寻证宿缘,星槎渡海谒高巅。
西竺早窥空海钥,东瀛终解宝瓶禅。
法灯千载承唐月,松籁万峰应梵天。
灵鹫此会非穷子,清风满袖是归船。
作者/摄影:徐浩
2025年8月3日深夜写于高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