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少林寺出现明显变化,一些饱受诟病的收费项目已不见踪影。7 月 30 日,在新住持印乐法师履职次日,曾经让游客反感的 “平安香”“全家福香” 等收费项目消失,游客可在香火摊前免费自取平安香。以往需付费、扫码才能获取的少林寺资料,如今也摆在展览架上供游客随意翻阅,那些随手扫码便可布施的 “武僧” 也没了踪迹。
据了解,少林寺的这一系列改变,引发外界对于其是否将转型为非营利性机构的猜测。长期以来,少林寺因商业开发备受争议,从门票分成到各类收费项目,诸多举动被指偏离佛门清净地的定位。
但少林寺方面也曾表示,商业开发是为弘扬佛法、传承文化,且收益多用于文化传承保护、慈善事业等,如释永信方丈发心捐资成立的非赢利性民间慈善机构少林慈幼院,多年来收养众多孤儿,开展慈善救助。
此次取消部分收费项目,或为少林寺转型的重要一步。若开启向非营利方向的转变,这不仅对少林寺自身回归宗教本质意义重大,也可能为中国寺庙发展模式提供新范例,带动更多寺庙重新审视商业与宗教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