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流传着一句话:“国内赚钱,国外花钱”,但有一位黑人小哥却让人始料未及——他不仅在中国赚足了名声,还成了明星。这个黑人小哥就是伊博,他在中国拼命学中文,最终能流利地说一口东北话,甚至在《奔跑吧》等综艺节目中大放异彩,吸粉无数,并登上了春晚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
然而,这位黑人小哥在中国赚到的钱可不只是让他笑傲一时。他赚够了之后,果断回到非洲老家——坦桑尼亚。当上了当地的“土大款”,花钱如流水,一顿饭竟花掉当地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伊博甚至开始被网友调侃:“今年中国这么热,你打算回非洲避暑吗?”本来是调侃玩笑,没想到他真就听进去了,带着一行人回到了东非。
7月24日,伊博果然回到非洲,坦桑尼亚的气温和中国的40度热浪完全不在一个量级。那里26度的清凉简直让他感慨:这里才是天堂。对于坦桑尼亚,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它和中国的关系相当紧密,接受了中国很多援助,坦桑尼亚的面积虽然仅为中国的十分之一,但人口却有6500万。至于“非洲屋脊”的乞力马扎罗山,也在坦桑尼亚境内,作为一个地标,大家应该能理解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伊博此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感受这片土地的贫富差距。在这里,尽管人均工资并不高,月薪也就五六百人民币,但对于伊博和他的团队来说,他们无疑是“大款”了。为了更好地感受当地的生活,他们决定消费一下。只是,在办理手机卡时,他们竟然被高得惊人的价格吓了一跳——两张卡就要240多块,比他们预想的要贵得多,甚至超过了中国的某些城市。
这时候,伊博身上还带着10万坦桑尼亚货币,换算成人民币倒也不算少,但他却小心翼翼地将其藏好,生怕被人盯上。于是,他打算先去买杯奶茶解解渴。
走在街头,伊博看到许多崭新的高楼,顿时对“非洲落后”的偏见有了改观。坦桑尼亚的建设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好。更让他感到亲切的是,街上竟然能看到中国国旗,这让他觉得无比熟悉。更重要的是,中国援建的快速公交系统BRT在这里深受当地人欢迎,大大便利了他们的出行。
但令人无奈的是,当地的突突车(类似三轮车)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司机开车飞快,不听伊博的提醒,还趁机要了他15块钱的“车费”,这本是5分钟的路程。显然,这个司机打算“宰”这位外来的游客。
在达市CBD附近,白领们身穿西服,忙碌于高档写字楼,街道上看起来与国内的商务区并无太大区别。然而,伊博在一家酒店询价时,得知一晚的价格竟高达1000人民币,这相当于当地人两个月的工资。对于当地人来说,能在这里住上一晚确实不容易。
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加油站的油价也相当不低,一升7.5元人民币,加满一箱油就要85元,但当地油的质量不怎么样,大多数车也都是老旧车辆,根本不需要高质量的油。
接着,伊博一行人决定尝试当地的高档餐厅。虽然餐厅位于一座高楼的顶层,俯瞰城市景观,但刚进去,伊博便被昏暗的灯光搞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旁边桌上有个白人顾客用手电筒照亮菜单,这让伊博有些哭笑不得。
更糟糕的是,餐厅里不但座位设置得极为奇怪,居然是在厕所门口,甚至菜肴未上,难闻的味道便提前扑面而来。而菜单上的价格让他们大吃一惊,一块牛排竟然需要300元人民币,差不多是当地人半个月的工资。两个人的简单晚餐,竟花掉了500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当地普通人小半个月的开销。
伊博忍不住感叹,国内5块钱就能吃饱的东西,在这里居然要花这么多。更让他震惊的是,当地人为了能吃上一顿像样的牛排,需要将近半个月的工资,而两个月的工资才足够住一晚好酒店。这种贫富差距的巨大反差,让他深感震撼。
坦桑尼亚的贫富差距并非个例,虽然中国的援助帮助了许多人改善生活,但当地的现状依然需要时间来改变。好在,街头的小商店里满是中国产品,从手机到日用品,价格远低于当地商品,深受民众欢迎。中国强大的生产力,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带来了便利。
站在天桥上,伊博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突然有了些感触。他意识到,每个地方都有它的故事,坦桑尼亚的贫富差距是存在的,但这里的人们依然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过上更好的生活。
回到伊博个人的经历,从一个外来的黑人,到在中国收获百万粉丝,伊博的故事也许正是“缘分”的最好注解。出生在索马里的他,从小便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尤其钟爱李小龙和成龙的电影。2013年,他终于决定前往中国,尽管阴差阳错地从上海的机票换成了沈阳,结果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到沈阳时,伊博的中文几乎是零基础,学习上困难重重,尤其是方言和成语让他感到力不从心。然而,凭着不放弃的决心,伊博逐渐适应了沈阳的生活,甚至学会了地道的东北话。2019年,他受邀成为《奔跑吧》的嘉宾,凭借一口标准的东北话和爽朗的性格迅速赢得了大批粉丝。
如今的伊博,早已是一个真正的“东北人”,从沈阳的街头到各大综艺舞台,他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从外乡人到明星的逆袭。他的故事也证明了,只要努力,梦想终究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