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永川发布
2003年,张艺谋在寻找《十面埋伏》的外景地时,偶然看到重庆永川茶山竹海的广告。经过实地考察,他决定选择这里作为取景地。接下来的一年,《十面埋伏》震撼上映,章子怡和金城武在竹林中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戏。薄雾弥漫的竹林,杀机四伏,让这场景成为了电影的经典。
《十面埋伏》不负众望,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大片之一,而电影中的“竹林追杀”也让永川茶山竹海名声大噪,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涌入。这个曾以恐龙化石、豆豉、绿茶和松花皮蛋闻名的小城,首次尝到了电影产业带来的红利。或许从那时起,永川注定将在影视产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永川的电影科技新篇章**
在离开永川20多年后,《十面埋伏》中的飞刀门“小妹”章子怡回到了这片曾经的拍摄地。这次,她以2025年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形象大使身份亮相。前不久,2025年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就在重庆永川举行,来自10个国家的电影主管部门、影视制作公司、电影明星等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国际影像盛宴。
这不仅仅是电影界的盛事,更是永川这座城市的“大事”。电影节期间,永川推出了“一张电影票玩转一座城”活动,通过与影院、景区、餐饮等联动,推动了城市的文旅消费。游客拿着电影票在永川街头游玩、品尝美食,深度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既促进了消费,也带来了传播效应。
而在产业赋能方面,永川显然不会错过这次电影节的良机。电影节期间,永川在科技影视产业合作洽谈会上,展示了本地的投资环境、产业基础以及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影视企业的关注。洽谈会成果丰硕,共签约了23个重点影视项目和19部影视剧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6亿元。项目涉及数字制作、智慧影像、道具库建设、AI赋能等前沿领域,尤其是优酷影视等知名企业的入驻,为永川的影视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看起来,永川仿佛成了电影节的大赢家,但这背后其实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2025年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主题是“科技光影·上合风采”,而永川也正致力于打造“西部科技影视城”,推动科技影视产业发展,两者不谋而合。电影节的开闭幕式都在永川科技片场的虚拟拍摄棚进行,这一世界级的数字科技影视效果引人惊叹。
**“中国好莱坞”崛起之路**
永川的逆袭,始于2019年。当时,重庆凭借其独特的地形和气质,成为了天然的影视拍摄场地,每年吸引了300多个影视剧组前来取景。然而,这些剧组往往只是取景在重庆拍摄,后期制作却都不在本地完成。为何不能把这些影视剧组留下来,在重庆完成后期制作呢?
永川看准了这个机遇,开始酝酿科技影视产业的发展,进而规划打造西部科技影视城。那时,永川除了少数影视广告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数字科技影视公司,但却拥有两大优势:数字产业基础和职业教育资源。近年来,永川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依托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吸引了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500多家企业入驻,累计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永川作为国家西部职业教育基地,拥有18所大中专院校,近20万在校生,这些人才资源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2019年,永川引进了达瓦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后来参与了《长津湖》等多部热门电影的虚拟制作,并迅速成长为重庆科技影视产业的龙头企业。随着一批影视、游戏制作企业的引入和培育,永川的影视产业链逐步延伸,爱奇艺、优酷、影眸、瑞云等150多家企业落户永川,成功构建起了一站式影视服务体系。
2023年5月,永川科技片场正式投入使用,致力于打造全流程科技影视工业化体系,成为国内热门影视制作基地。科技片场一期拥有两个3000平方米的标准摄影棚,而科技片场二期则更加壮观,总建筑面积达到3.28万平方米,包括多个实景搭建棚和虚拟拍摄棚。永川科技片场的虚拟拍摄棚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LED虚拟拍摄系统,还可以模拟各种虚拟场景,数据资源可重复使用,极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时间。
**永川的崛起,背后的政策扶持**
永川的崛起,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地方政府深度布局的结果。重庆市为科技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例如,建设新的科技影视硬件设施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补贴,头部企业落户可获得最高500万元奖励,设备购置补贴也有600万元。此外,还针对拍摄制作企业提供了包括拍摄服务奖励、影视剧本奖励等多项支持措施。这些政策无疑为永川的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如今,永川已经成为西部科技影视城的代表,正在重塑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价值。随着这一产业的不断发展,永川不仅将在电影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将深刻改变这座城市的面貌,激发出新的雄心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