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风掠过珠江源头,拂过麒麟区三宝街道的温泉池水,带来一丝清凉。7月25日,“泉心泉意·乐享三宝”温泉联盟推介会在这里举行,六家温泉企业组成温泉联盟,将这片土地的温润记忆与现代旅居体验完美融合。
“水温刚刚好,泡一会儿浑身都舒展开了。”游客张先生靠在温泉池边,闭眼感受此刻的惬意。三宝的泉水常年保持在40℃至57℃之间,氤氲的热气缓缓升腾,所有的疲惫都随着蒸腾的水汽消散。
三宝温泉之魂,深植于岁月长河。1638年,徐霞客两次踏足石堡温泉,这“入滇第一浴”的温润记忆,被《滇游日记》郑重镌刻,成为他云岭行踪中的唯一的双浴之地。时光流转,昔日石堡早已化身麒麟温泉群,数十方浴池氤氲蒸腾,蜕变为集康养、休闲、文化、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胜地。
沿着温泉区往北走,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的红军街静默伫立,斑驳的墙面上,红色标语依然清晰可见。红色文化是三百户营村最重要的文化名片,这里走出了曲靖籍第一名中共党员金耀曾,曲靖籍第一名女党员伏瑞贞,曲靖地区唯一女红军叶琳。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1936年经过曲靖时留下的红军过楼、红军街等革命文物,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澡堂坡战斗遗址。三宝街道依托这些红色资源,打造三百户营村为“曲靖红色文化第一村”,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生。
当视野投向更广阔的三宝大地,一幅近郊“微度假”画卷徐徐展开。禾麒花园化荒山旧楼为森林乐园,以“轻度假、微田园”理念打造城郊“微度假”新宠。兴龙谷深耕“农文旅养学”融合,七大功能区让田园诗意与现代体验浑然一体。南湖山度假山庄坐拥苍翠,野趣与闲适浑然天成。彝人谷聚焦民族文化体验,篝火跃动间,斗牛、越野等彝家风情扑面而来。
600年前,徐霞客用笔墨记录下三宝温泉的温润记忆;600年后,这片土地正以崭新的面貌续写着旅居新篇。当游客们漫步在氤氲的温泉池畔,触摸红军街斑驳的砖墙,参与彝家热烈的篝火晚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夜幕低垂,露天温泉池中倒映着点点星光。“在这里避暑,比空调房舒服得多。”来自重庆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白天漫步公园,午后探访遗址,傍晚体验风情,入夜浸泡温泉,这样诗意的生活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三宝的特别之处在于,你可以在一天之内泡温泉、学习红色文化、体验彝族风情。”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三宝的温润不仅来自温泉水,更源于这片土地深厚的人文底蕴。从徐霞客笔下的“入滇第一浴”到如今的全域旅游新体验,三宝正以水为媒,串起一段跨越600年的时光之旅,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方山水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栖居。
云报全媒体记者 隋鑫 张雯 蒋琼波 博达 通讯员 赵会全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