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立足沿淇资源禀赋,将民宿产业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精心打造清溪宿·云隐等精品民宿,走出了一条“民宿引领、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走进上峪乡白龙庙村,一栋栋石头房子在群山的怀抱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清溪宿·云隐”民宿。很难想到,这片集无边泳池、山景露台、药香非遗项目于一体的时尚空间,前身竟是濒临废弃的山谷。
淇河文化是上峪乡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深挖当地淇河文化,我们在保护中开发沿淇价值,这种‘宿山宿水宿文化’的多元体验,深受游客青睐。”民宿负责人介绍。
民宿改造过程中,严格遵循“修旧如旧、保留原貌”原则,在维持古民居原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对夯土墙、木梁架等传统构造进行加固修缮,同时融入现代功能设施。改造后的民宿保留了石头房子外观、实木梁柱等传统元素,新增的消防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等则满足现代运营需求,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
作为淇滨区“非遗+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清溪宿・云隐民宿深度整合当地药香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建起“展示+体验+销售”的非遗产业化链条。
民宿内设立“轻烟白龙院”非遗主题展区,系统展示药香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与传承脉络。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设常态化香道体验课程,游客可参与香粉研磨、香牌制作等非遗体验活动,在这里看见非遗、体验非遗、记住非遗、爱上非遗。同时,依托当地中草药种植资源,开发香包、药用香囊等文创产品,形成“体验引流—产品转化—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
民宿经济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游客带来诗与远方的美好体验,更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新引擎。清溪宿・云隐民宿通过建立“民宿运营+村民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乡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形成多元增收格局。
在就业带动方面,民宿优先聘用本村村民,设置客房服务、餐饮制作、非遗体验指导等岗位,实现村民就近就业。在产业联动方面,民宿收购山野菜、玉米等农特产品,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展望未来,上峪乡将持续深化“民宿+”融合发展模式,培育更多农文旅融合新业态,让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