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2日消息(记者徐鹏)随着全球旅游市场逐步复苏,中国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活力,在2025年暑期迎来入境旅游热潮。全国各地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国际游客前来体验。
文旅盛宴点燃暑期热潮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特别为入境游客策划了2025“浦东嘉年华”旅游消费季活动。此次活动涵盖入境便利举措、商圈联动消费、百日缤纷活动、文创品质升级及信息精准推送五大核心内容,为中外游客奉上了一场“浦东旅游消费盛宴”,并向全球发出“今夏相约浦东,纵享购物狂欢”的诚挚邀请。
为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性,当地还制作了多语种旅游形象宣传片,自7月中旬起将在210余条国际航班上播放,并于8月登陆东方航空机上杂志。
昆明发出全球避暑邀约(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自然风光同样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亮点。七月以来,云南昆明迎来暑期旅游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漫步海埂公园,近距离感受滇池的迷人风光。
当地以“避暑+美食+文化”为主题,推出避暑食菌季活动,整合八大主题文旅项目,策划开展超500项活动,包括聂耳音乐周、庭院剧演出、火把节庆典、咖啡嘉年华等,涵盖城市音乐、美食、非遗、演艺等多个板块。
昆明文旅部门还联动祥鹏航空,推出多地往返昆明的30余条优惠航线,最低票价299元。
外国友人乐享“中国味”
随着各地特色文旅活动的火热开展,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体验也逐步深入。
外国留学生体验“伯温非遗大集”手工制作(文成县南田镇供图)
在浙江温州,身着明制服饰的留学生们漫步文成县南田镇的刘基庙,青瓦红墙间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他们用略显生涩却充满热情的中文向讲解员追问刘伯温的历史传奇,手机镜头不停记录雕梁画栋的东方美学,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
日前,5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在黑龙江同江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文化研学之旅。他们在湿地生态课堂中感受“地球之肾”的魅力,亲手体验赫哲族非遗技艺鱼皮剪纸,沉浸式体验了解中国文化。
游览同江湿地生态体验馆(同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同江湿地生态体验馆内,一个个逼真的湿地生态模型吸引了俄罗斯孩子的目光,他们通过沉浸式投影和互动游戏体验,直观了解三江平原湿地的独特价值。“我非常喜欢这个博物馆,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新知识,了解到哪些动物栖息在三江平原附近,了解了黑龙江沿岸的情况。”俄罗斯学生波琳娜说。
便捷通关打造“无忧之旅”
随着入境游客数量激增,边检及公安部门推出多项便利化通关措施,有效缩短了进出境人员等候时间。
在吉林珲春,吉林省首个集公安业务与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口岸入境游综合服务窗口正式运行,首批接待了由16名俄罗斯游客组成的自驾旅行团。
值得一提的是,单名入境游客从申请口岸签证入境到办理临时驾驶许可、车辆临时号牌及保险等全套业务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
波兰籍旅客Mariusz快速完成采集备案流程(央广网记者 吴馨骅 摄)
在福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多位外籍旅客在“境外来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内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通关咨询、文旅资讯查询、手机通信及移动支付绑定等事务。
该服务中心还组建了一支掌握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11种语言的外语志愿服务团队,为入境旅客提供高效便捷的“第一站”服务体验。
随着政策持续优化、文旅产品创新及服务质量提升,中国正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消费场景等方式,推动入境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充满魅力的“中国游”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