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景区
白鹿洞书院
庐山西海
武功山
当赣风鄱韵与巴山蜀水相遇,当白鹿洞书院与杜甫草堂隔空对话……赣蜀两地文旅如何擦出更绚丽火花?
江西与四川,一衣带水,文脉相连。7月1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文化和旅游(成都)推介会上,江西文旅推介文旅资源、发布入境游优惠政策,并启动了“跟着航线游赣蜀”主题推广活动,赣蜀携手开启协同发展新篇章。
“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文化和旅游(成都)推介会现场
形成合力 抱团推介
跨越千山万水,“如画江西”邂逅“安逸四川”。
推介会现场,“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点亮成都双子塔,江西文旅多元魅力全方位绽放。本次推介会创新采用“1+11”模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推介,11个设区市轮流登台,通过情景演绎、文创市集、非遗互动、美食品鉴等形式进行推介。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我省整合全省文旅资源,形成统一主题、统一发放旅游优惠套餐,使分散资源得以串联成链,形成合力,整体营销、整体推介,全面提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活动现场,两省代表景区及文博单位共同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两省代表旅行社签订“客源互送”协议;面向四川游客推出景区门票减免、酒店入住折扣、项目活动优惠等190余项优惠政策;“跟着航线游赣蜀”活动将推出10万份南昌往返成都600元权益大礼包,凭登机牌可享受11项普惠产品权益;推出“问山”“茶道”“追风”“归篱”四大主题线路,全景式展现“江西风景独好”的风韵。
“去年九江来成都推介后,我去庐山玩了一圈,体验感非常好。”来自成都的市民张玉文说,四川历史文化名人苏轼曾经对江西风景评价“江西山水真吾邦”,这次文旅活动走进成都,她第一时间到现场与旅行社联系,决定8月底再赴江西看看苏轼推荐的江西美景。“我老家是萍乡的,家乡山水太美了,暑假准备带女儿回江西避暑。”江西籍游客宋溪来说。
当晚举办的活动中,歌舞《月亮弯弯映山红》、红色歌曲《请茶歌》等在成都交子音乐广场演出,加深了四川游客与江西文旅的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参加完推介会后,四川旅行社代表表示,不少市民向他打听去江西旅游的情况。他表示,江西文脉绵长、人文厚重,区位优势明显,文旅产业基础扎实,将加大对江西文旅的宣传力度,未来将研发江西文化主题线路产品。
近年来,“跟着航线去旅游”成为文旅消费的新风尚。游客持登机牌到江西景点游玩可以打折,一张小小的登机牌,过去只是单一的乘机凭证,现在竟成了多元的通用优惠券。推介会上,江西还推出了“跟着航线游赣蜀”主题推广活动,将解锁更多旅游新玩法。
婺源晒秋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跨省联动 文旅出圈
跨省联动,是我省文旅出圈的具体举措之一。
通过本次推介会,我省与四川建立客流互送等机制,实现了资源要素的高效流通,实现了两地景区的无缝衔接,提升了旅游体验。值得关注的是,旅行社与景区“流量共享”模式,不仅增强了区域旅游的吸引力,更推动了文旅产业跨省联动的转变。
文旅协同发展,文化是纽带。长江,串联起了赣蜀两地文化中的共性,是两地文旅协同发展的基础。文旅协同发展,不仅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更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赣蜀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旅协同发展的宝贵财富。
历史上,人们常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据《江西通史》记载,明清之际,四川人口损失极为严重,到康熙年间还处于“有可耕之田,而无种田之民”的状态。在清廷的大力倡导下,紧邻四川的湖广是移民输入最多的地区,大量百姓携家带口涌入四川,其中就有很多当时移民到湖广的江西人,因此,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中,江西人占有很重的比例,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从长江出发。
现在的成都市坐落了一座江西会馆老建筑,该建筑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年间捐资兴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当地颇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此外,在四川有江西街、江西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还是江西对口援建的地区……诸多江西元素与巴蜀文化交融,在巴蜀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江西和四川均为文旅资源大省,两省皆以山岳景观闻名,江西的庐山、三清山与四川的峨眉山、青城山均具自然奇观与文化底蕴。同时,两省均拥有世界遗产级别的旅游资源——江西的龙虎山、三清山和四川的九寨沟、黄龙均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体现了极高的生态价值。此外,两省都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江西的井冈山、瑞金与四川的邓小平故居、泸定桥景区等共同构成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在民俗文化方面,两省均保留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江西的傩舞、弋阳腔与四川的川剧变脸、羌族歌舞,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因地理差异,两地文旅各具风采。江西文旅“红、绿、古”三色交融,如井冈山的红色文化、庐山的避暑胜地、景德镇的千年瓷都、婺源的油菜花海,等等,共同塑造了江西“文化+生态”的旅游名片。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文旅资源以“大、奇、绝”著称。九寨沟的碧水蓝天、峨眉山的云海佛光还有大熊猫,构成了四川旅游的“黄金三角”。此外,川西高原的雪山草原、藏羌彝的民族风情,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体验。
本次推介会上,两地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客源互送、产品共推等合作,持续巩固文旅协作成果,并表示“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文化和旅游(成都)推介会的举办,是江西与四川文旅协作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不仅为赣蜀两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更搭建起两地人民文化交流的连心桥,助力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效益共赢”的区域文旅发展新格局。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近年来,我省赴上海、福建等地进行文旅推介,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践表明:只有打破地域壁垒,携手让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与价值共创,才能更好地实现文旅产业的“黏合效应”,携手出圈。
“如画江西 风景独好”文化和旅游(成都)推介会文创集市
国际推广 引客入赣
当前,随着入境游的持续火热,我省入境游客源持续攀升。2024年,我省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团队人次增长超300%;携程网发布的今年春节旅游报告显示,江西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8%。
在此背景下,我省尤其注重拓展入境游客源,先后赴中国香港以及上海、成都等大都会举办文旅推介,拓展客源。以本次成都推介会为例,众所周知,成都是热门旅行目的地,2025年入境游客的目标是500万,迈向世界级目的地,江西文旅走进四川“揽客”是拓展国际客源的具体举措。
为拓展更广泛的文旅市场,我省积极开拓入境游。去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成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在此中转的外籍旅客可免签到南昌、景德镇等地旅游观光;今年1月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G100次列车双向停靠南昌西站,方便赣港两地出行交流;2月起,南昌往返日本大阪的航线复航,只需3小时,日本游客便能抵达江西。
今年以来,从坐等客来到主动布局,全省各景区纷纷发力入境游:庐山开展亚洲旅行商采风活动,与五国旅行商建立客源互送机制,将“匡庐奇秀”推向国际市场;三清山邀请马来西亚旅行商前来考察,全面展示三清山独特的旅游资源;景德镇推出“全球陶瓷文化巡礼计划”,并举办“1819全球陶瓷嘉年华”活动。去年,上饶市广信区望仙谷景区在海内外社交平台频频登上文旅热榜,海外相关视频播放量达10亿次、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景区吸引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
因此,本次我省赴成都举办推介会既是一次对接国际客源的实践,又是赣蜀两地文旅产业合作的又一成果。去年11月,我省组团赴成都进行文旅招商考察。作为全省文旅产业重点招商区域之一,考察组走访了当地文旅企业,并与相关文旅企业代表交流、对接合作。赴成都的考察,为我省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作为同属于长江经济带上的省份,近年来,两地文旅部门交流频繁。四川眉山、雅安纷纷走进江西进行推介,江西九江、宜春等多地赴四川进行文旅推介,双方在客源互送等方面合作紧密、成果丰硕。庐山、宜春等地景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入赣游客在推介会后明显增多。
频频动作的背后,折射出赣蜀两地对文旅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有文旅专家指出,两地可从品牌共享、渠道互通、资源互补、营销共促、产业共赢等方面,着力推进不同区域间优势资源的互补,形成整体性的文旅复合型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市场的繁荣。
赣风川行,共绽芳华。两地正携手共绘文旅新篇章。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凌乐
审校:罗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