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20日电(汪鹏)山水盛宴,文化大观。
7月19日上午,2025恩施州旅游发展大会在“仙山贡水、浪漫宣恩”举行。来自业界、学界和媒介等各地参会嘉宾齐聚一堂,共绘恩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诗与远方”。
秘境恩施成为“中国旅游新发现”
“我在巴东的野三关……真是太美了,这非常值得大家走一走,看一看……”
7月1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凯丽与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叶梅一行来到巴东县,游览野三关森林花海、巫峡口等景区。
时值三伏天,重庆、武汉等“火炉城市”在内的国内外游客,到恩施避暑“嗨一夏”成为湖北旅游的现象级事件。
其实,恩施旅游的火爆远不止避暑刮起的“恩施风”。
“天赋异禀,潜力无限。”携程集团合作拓展部湖北总经理杨勇认为恩施文旅坐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康养价值凸显等不可复制的优势,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携程平台交易数据表示,2025上半年恩施在线旅游预订总人次达915万,同比增长14.4%,增幅稳居全省第二位;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客源占比高,省外游客占比达56%;尤为亮眼的是入境游预订人次和消费额同比分别增长25.66%和16.7%,成为拉动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7月9日,游客乘坐“龙游贡水”竹筏在贡水河上观赏打铁花表演。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800亿元,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恩施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致辞时推介恩施重点文旅资源,解读恩施之美集中凸显山川形胜的生态观光、凉爽气候的避暑康养、民族风情的文化体验、亲近自然的户外运动、人间烟火的城乡休闲等五大特色。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罗罡指出,恩施州“山、水、城、村”联动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模式初步形成,“龙船调”“黄四姐”等民族文化IP走向世界,旅游交通日益完善,旅游引擎作用不断凸显,“恩施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有力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农产品销售等全链条发展。”
有舆论认为,拥有“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等美称的秘境恩施美景养眼、民歌养耳、美食养胃、空气养肺、文化养心,被誉为“中国旅游新发现”,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坚实基础。
7月10日,游客在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的峰林间游玩。新华社发(宋文摄)
“清龙峡”精品旅游线路亮相
湖北省重点打造“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后,恩施大峡谷与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等9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串连起来,并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旅游线路和品牌的统一,进而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向奔赴”。
恩施州文旅局认为,这为恩施旅游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恩施大峡谷凭借“世界地质奇观”称号和独特土苗文化,跻身“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的核心地带。
“恩施已跻身全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国际特色旅游城市,恩施大峡谷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和‘神武峡’文旅主轴的重要节点。”罗罡站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神武峡”精品文旅线路的高度,希望恩施州“着力打造恩施大峡谷世界知名旅游景区,推广‘大清江-腾龙洞-大峡谷’等国际旅游线路,让恩施旅游唱响全球、享誉世界。”
大会正式发布恩施文旅国内形象口号“直尕思得 恩施要得”和国际形象口号“秘境恩施 感恩之旅”,重点推介了“清龙峡”精品旅游线路,与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文旅部门深化合作,共推“神武峡”国际精品文旅线路。
据介绍,“清龙峡”以清江为主轴,串联起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2个5A级景区,利川龙船水乡、宣恩仙山贡水、恩施土司城、恩施女儿城、建始地心谷、鹤峰屏山等4A级景区,集峡谷、洞穴、河流等景观于一体,汇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民俗风情于一身,是一条地质史诗之路、生态画廊之路、文化溯源之路。8月29日至9月3日,在利川市将举办2025年恩施女儿会,“星光之约”“龙船调之夜”等系列活动将精彩呈现。
7月9日,游客在鹤峰县屏山峡谷体验游船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郑家裕摄)
“世界知名旅游景区要求近三年外国游客人数每年在5万人以上,且国际游客客源地包括5个以上国家和地区。”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恩施州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贾云峰认为,“清龙峡”应融入“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入境点的合作,探索景区的宣传推介前移至国际游客高频地,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推广手段。
会议前夕,开展了文旅大会考察采风活动,60余位嘉宾组成的采风团,通过深度体验与多元视角,重点推介“大清江-腾龙洞-大峡谷”精品旅游线路。
“在大清江中我亲身感受到了青山绿色,恩施大峡谷也是非常的壮丽……”知名文旅博主张超杰表示,来恩施不止看山看水,特别适合一场文化之旅。
参加采风的宣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向邦文认为,借助各界专业人士的智慧力量,深度挖掘文旅资源、集中展示旅游场景,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创新与业态升级。
恩施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据悉,恩施州近年来聚焦建设“居者幸福、行者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印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策划和实施计划(2023-2025)》《关于推动生态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意见》等文件,高位推动培育文旅支柱产业。
2025恩施州旅游发展大会发布了《恩施州在全省文化创新战略上做示范工作方案》,并制订了高质量实施保护文化资源、丰富文旅业态等6大示范行动的“施工图”:2027年,实施179个文旅项目,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00亿元;到2030年,初步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7月10日,游客在利川市腾龙洞的洞口处乘坐热气球。新华社发(宋文摄)
大会现场,8个重大文旅项目进行签约,涉及文旅融合、城旅融合、体旅融合等领域,签约总金额78.6亿元。
会议前夕,恩施州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恩施大峡谷旅游大通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从景区管理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全力推动恩施大峡谷旅游提档升级。
7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在宣恩主持召开了恩施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座谈会。
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文旅行业专家、文旅龙头企业、境内外旅行商、作家、艺术家等近百名嘉宾围绕共推“神武峡”精品文旅线路、擦亮“峡谷奇观·风情恩施”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和营造“宠客恩施”国际接轨的旅游环境,献计献策。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潮力分享了杭州旅游市场接待国际游客的诸多经验,建议深化杭州与恩施文旅的对口协作,推动恩施的基础服务进一步面向世界。
“用多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让各国人民看到恩施的美,向往恩施的美,进而前来感受恩施的美。”在三峡岸边长大的作家叶梅表示,中国散文学会成立了生态文学专业委员会,希望团结和凝聚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及作家,促进生态文学的繁荣,以此来推动生态文明的构建。
恩施州政府负责同志表示,通过这次“头脑风暴”,恩施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战略定位、核心抓手、实施路径等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和智慧。落实湖北省文化创新战略、纵深推进文旅融合,恩施的灿烂文化和山水美景将加速走向世界,更多海内外游客将走进恩施、爱上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