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热潮涌动,多产业协同发展释放经济新动能
2025年暑期旅游旺季来临,亲子游市场持续升温,成为拉动消费、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据美团旅行与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联合发布的《2025亲子度假发展报告》显示,2025年亲子度假市场规模较2019年增长178%,预计在线亲子度假市场交易额将突破3000亿元。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旅游业态,更带动交通、住宿、教育、零售、文创等十余个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亲子经济”生态圈。
旅游产品迭代:从“观光”到“深度体验”
亲子游需求分层加速产品创新。传统“打卡式”旅游逐渐被“教育+娱乐”融合模式取代。非遗研学、农耕体验、自然教育等项目订单量同比增长3.2倍,江苏、河南、山东等五省成为核心客源地。例如,美团旅行推出的“非遗研学地图”整合陶艺、木雕等传统工艺体验点,覆盖全国200余个城市;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南方八省文旅部门打造“周周出逃企划”,通过“上岛、进山、划水”主题场景,将周末微度假订单占比提升至68%。
高端化与个性化成为竞争焦点。私家团、定制小包团占比超六成,高端亲子产品客单价较普通产品高出42%,但复购率提升27个百分点。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皮克斯奇旅”沉浸式互动展,北京环球影城升级“环球酷爽夏日”活动,通过IP联动与场景创新吸引家庭客群。乐高乐园度假区则以“亲子核心+全龄适配”设计逻辑,推出全球首发的“乐高大飞车”项目,兼顾儿童安全与成人体验需求,试运营期间日均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
产业链延伸:从“单点消费”到“全域联动”
亲子游消费链条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住宿领域,亲子主题酒店通过增设儿童乐园、自然教育课程等增值服务,带动平均入住时长延长至3.2天。餐饮行业,“儿童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近400%,提供儿童餐服务的门店数量增长超155%。零售方面,亲子文创产品销售额激增,如上海迪士尼“玲娜贝儿”系列周边单日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服务深度融合。针对家庭出行携带物品繁琐的痛点,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推出“空包出行”服务,实现婴儿车、纸尿裤等物品“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抖音生活服务通过“城市逃离指南”系列短视频,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支付额近60亿元,覆盖2万余家本地商家。
产业融合创新:从“旅游+”到“+旅游”
“亲子+农业”模式激活乡村经济。携程度假农庄数据显示,乡村亲子游订单占比近六成,农事体验、采摘节庆等活动成为增长引擎。泰国清迈Ginger Farm通过“稻田捕鱼”“稻草人制作”等课程,将农田转化为亲子课堂,复游率达45%;日本MOKUMOKU农场以“六次产业”理念整合种植、加工、旅游,年收入达4.5亿元人民币,其中亲子客群贡献超60%。
“亲子+教育”催生研学新业态。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研学游产品预订量同比激增,文化主题研学占比超70%。例如,三亚“绿水青山研学营”结合浙江自然博物院资源,开发植物学、昆虫学跨学科课程,吸引全国超10万家庭参与;敦煌博物馆“深度讲解”产品单日销量突破2000单,带动当地文创产品销售增长300%。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政策层面,国家文旅部联合教育部推出“亲子旅游示范基地”评选,对非遗研学、农耕体验等项目给予税收减免。市场层面,企业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需求,如美团旅行构建“本地化”运营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推荐个性化产品;抖音生活服务通过“线上种草+线下体验”闭环,将用户决策周期缩短至3.7天。
业内专家指出,亲子游已从“补充品”转向“主力军”,其消费链条长、辐射效应强的特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二胎三孩”政策深化与“双减”政策落地,亲子游市场将持续扩容,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5%,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