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都重庆,“疯子”和“硬汉 ”
创始人
2025-07-02 19:02:40
0

回溯成都,我总会想到一句话,“一个巴适主义的疯子,偏爱越过山丘”。

当然,“疯”,是一种执着,“不服,我就干”的疯劲。在成都,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一种感觉,是恣意的,是向上的,“人人都充满了希望,眼里都放着光”。

正是这股子“要过蜀道难”的拼劲,所以,2010年10月,德国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卡尔·托马斯·纽曼预言:“我相信有一天成都经开区将会成为世界上的第二个狼堡”。

纽曼说这话时,一汽-大众成都基地三期扩能和EA211发动机项目落地,这两个项目的总投资100亿元。这个投资项目,对当时的成都来说,是一剂强心剂。

不过就算如此,纽曼的那句话,仍旧是一句很大胆的预言,且信的人并不是太多。

因为,1997年川渝分家之后,当年四川的汽车工业总产值达13.6亿元,重庆分走11亿元,可以说“好东西都被重庆拿走了”,四川的汽车制造工业就跌落至“一穷二白”的地步。

即便在“狼堡”预言时,四川,也鲜有让人记忆深刻的汽车元素,更别提能够压阵一个城市经济命脉的汽车整车厂了,这个“缺失”也让成都在争夺西南第一城的时候,少了一些助力。

分家之后,成都和重庆的梁子,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再加上西南第一城的争夺,成渝之争早早迈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热到什么程度?东北人的梗借来一用正合适,“你瞅啥”“瞅你咋滴”。

不过,虽然互相瞅不顺眼,但是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都清楚一件事,庞大的西南市场,再加上进入智能化时代,仅靠一座城市难以托举时代浪潮,必须强强联合。

5年前的2021年,打造“成渝经济圈”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旨在打造中国西部高质量发展的“第四增长极”,并与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联动互补。

此后,“唱好双城记”的号角吹响,你出制造,我出智能,经历5年发展,双城故事已经“走深走实”。

“别打了,要打去跳舞室打”

都知道,相隔不过三百公里,一个小时的高铁就能见上面的成都人与重庆人,却没有办法好好坐在一起。水火不相容,人文冲突剧烈,就连吃个火锅都要分出个高低。

重庆人认为,成都就是喝茶的地方,打麻将、喝茶、摆龙门阵,懒懒的。再加上,成都属于蜀文化,历史上就是商业城市,对市场有天然的敏锐度,重庆人觉得成都“很会做生意”,精明。

但是,重庆人会认为,重庆是一个很好喝酒的地方,虽然成都人不同意。山城,码头文化催生了抱团取暖的义气,不讲义气在重庆混不下去。重庆有浓郁的工业氛围,产业工人比成都多,强调“守规矩、重诚信”,少了几分巴适,也少了一份商业头脑。

同样,成都人洗刷重庆的段子也不少,尤其是看不惯重庆人的野蛮。重庆人吵架,说不上三句话,就会提砖头砸人,“匪气太重”。就像《我是重庆崽儿》里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头没有神,住了一群重庆人”。

重庆人经常说,“我们重庆是英雄之城,大轰炸下没低头,码头文化更是硬朗豪爽的代名词”,转头却在菜市场,为几毛钱的菜价吵得面红耳赤。

重庆人的性格像极了他们的火锅,“表面浮着红油,内里藏着滚烫”。哦,对了,成都人觉得重庆的火锅没有成都的好,“油太厚。”

其实,“互相看不上”,从底层逻辑来说,并不是相互拉踩,而是一种彼此之间的竞争。就像如火如荼的苏超的梗一样,“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苏超能火,天时,地利,人不和”,都是在竞争中释放出了全部的拼劲。

成渝亦是如此。

像成都重庆这样双城故事,还有很多。安徽的省会合肥,以及有奇瑞汽车的芜湖,在多年里一直在竞争“安徽第一城”,广州和深圳,也要在大湾区里争一“大哥”的位置。广西的南宁和柳州,也都在试图用“经济的拳头”说话。

说到底,竞争的背后,是互相离不开的,是彼此需要的。

成都是一座骨子里的“E城”,多元且包容,看展览、看演出、观赛事、逛书店、品美食,“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让成都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因此也获得第三方机构的瞩目与青睐,成都已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这几年里,人们一窝蜂地都想往成都跑,常驻人口已突破2000万大关。活力,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得益于这股活力,以及成都人把买车和吃火锅当成一样重要的性子,所以成都也是当之无愧地成为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

不少车企希望借助向西南部二三线城市扩张,包括大众、丰田、吉利以及沃尔沃等车企,相继在成都布局。成都龙泉驿,也几经进化,从“花果山”到“汽车城”,再到“世界狼堡”。

不过,比起老一辈的成都人用“三根半烟囱”来形容当地的工业,相比较下来,重庆一直都是有着更为成熟的工业基础。

但是,重庆发展的弊端也很明显,在于市场腹地小,往东有虎视眈眈争夺西南第一城的武汉,往西有连接川藏,虹吸效应强大的成都,即便是云贵的市场和资源,重庆也无法独享。

“谁拥有了市场,谁就会最终拥有产业。”

成都包容,多元,虽然近些年多有工厂建立,但是却没有厚重的制造产业链。重庆有长安汽车集团和多家摩托车企业,制造产业链完善,但是却缺少市场的广阔辐射。换而言之,单兵作战的成都和重庆,谁也无法完整地拥抱市场。

唯有强强联合,才能1+1大于2。

所以,那句流传的段子,也被用到了川渝,“成都重庆,别打了,要打去跳舞室打。”

巴适主义的疯子

“一个巴适主义的疯子,偏爱越过山丘”,很适配成都。

从1997年制造业被重庆分走之后,重振四川汽车产业的重担交给了成都,成都就立志于一定要把制造工业发展起来。

虽然,当时也引进了四川丰田合资项目,但是因为种种桎梏,这个项目并未让成都的汽车产业从低谷中爬起来,一直到十年后的2008年,一汽-大众正式“加盟”成都。

以当时成都的产业链条件来说,让如日中天的大众把项目落户在此,是很难的事情。据了解,当时为了说服一汽-大众在成都落脚,好长一段时间里,招商局的人几乎每隔一两个星期就飞一趟长春。

一汽-大众把工厂落地成都后,成都的汽车产业开始有质的转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低端到高端,聚集整车、零部件、研发贸易的项目集群,都在龙泉山下形成。

虽然,成都此前战绩为,“仅仅用7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汽车产业基地需要20年-40年的产业基础积累。”但是,没有本地龙头车企,是一大遗憾。

再加上,电动智能时代奔袭而来,燃油车市场份额被快速挤压。在成都设立工厂的基本都是燃油车,再加上缺乏本土车企牵引,成都的汽车产业在时代浪潮里,无法避免地被冲击了。

重庆的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也走得不太顺利。“仅有汽车制造无法走得长远。”已然成为川渝的共识。

怎么办?

“再次越过山丘”,汽车、互联网、新能源交错叠加,重写所有故事。

“开门造车”,成渝联手,共同做强产业链。时代的切换,给了成渝合作最好的契机。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规划,要求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这也是当地一直在推动的产业发展方向。

“成渝两地从事同一个产业的不同企业,可以建起一个‘朋友圈’。比如,虽然都是生产汽车的,但在细分产品上有所不同,企业之间可以成为合作对象,企业各自的合作伙伴之间还可以成为合作对象,‘朋友圈’就进一步扩大了,大家共同把产业做强。”

成都市发改委区域协调发展处处长吴小冬表示,成都和重庆,以主导产业为主体,在都市圈内构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整合提升优势产业,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果说,重庆的筹码是长安汽车,是成熟的生产链,成都的筹码又是什么呢?是技术。成都、绵阳的科研力量,重庆的工业技术储备,正好对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研发需求。

在2017年,成都政府就有意引导当地智能网联的发展,下决心“用科技超车”,打翻身仗。当然,成都的科技意识,并不是此时才有的。

早在1998年,成都一个周末,就卖出六千颗芯片,时任英特尔公司总裁的贝瑞特就对这座西南城市刮目相看。2003年,英特尔选择将封装测试工厂落户成都。随后,戴尔、联想等大型科技企业也陆续入驻,成都科技产业的优势逐渐成形。

2010年,富士康带着100亿美元在成都建厂,全球一度有三分之二的iPad出自这里。2019年,成都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三年为初步阶段,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培养1-2家“独角兽”企业。

此外,不少车企相继将研发中心设在成都。赛力斯汽车在成都软件园布局了软件中心,数百名来自四川的汽车软件人才,全力开发智能座舱、汽车信息系统集成等项目。全球首家宁德时代新能源生活广场落户成都,座广场不仅是一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展厅,更是一个新能源生活方式的博物馆。

而且,成都拥有8所“双一流”高校,居全国城市第4,拥有30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和2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9位。

人才、活力,技术储备,成都都有了。

所以,在旧与新中,成都能够守住川戏、蜀绣、盖碗茶的传统文化,又能以工匠精神设计和制造歼—20、C919、高铁……可以说,成都的创新创造精神,从未脱离过传统文化的根基。

电子信息业的优势,为成都的转型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为成渝双城战略的携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新时代,成都除了要当“狼堡”,也要做“中国的硅谷”。

狼堡和硅谷,这并不矛盾。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互联网基因和高科技积累,为成都的战略转舵,预留了足够的底气。所以,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之下,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就变得顺理成章。

“双子星”,从双城到双赢

成都与重庆双城互通的高铁,每逢周五到周日的票都很难买。高铁上多是来回两座城市的打工人。不过,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

“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0年1月3日,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部署。

立足全局谋一域,重庆市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四川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

成渝双城战略确定之后,双城合作就变得越来越频繁。不仅以“清单制+责任制”推动落实年度重点工作,聚焦关键部门、毗邻地区选派优秀干部交叉挂职、顶岗锻炼。此外,还围绕20多个行业和领域双向多维赋能。

在科技产业,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加快补链强链,成渝一跃成为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目前,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都出自川渝。

“川渝造”,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响当当的名片,其中,汽车产业作为双城发展的重要部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历经5年磨合,成都和重庆的汽车产业合作已经非常默契。

2021年,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年生产的20万辆捷达车,有来自重庆企业生产的天窗、脚踏板等13种产品,年产值可达4亿元,此外还有超过100万片的重庆造玻璃。

在一汽-大众成都工厂总装车间驶下生产线的时候,位于龙泉驿的成都华川电装公司生产的交流发电机和雨刮电机总成也正在发往重庆,将被用于长安和福特车型。

从最初数十个零部件的组合,到最终整套成品的诞生,仅用了短短20分钟。不久后,这批雨刮电机,就会被送往重庆,安装在一辆一辆崭新的汽车上。

“我们每天生产并出厂的交流发电机、起动电机以及雨刮电机数量超过10000台套,且确保所有发往重庆的货物都能在当日抵达。”华川电装智能制造负责人表示,这是与长安汽车合作,联合研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组件。

跨越数百公里的“投喂”,不仅仅在成都,还在整个川渝。

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时代长安宜宾工厂内,每秒钟就有一个电芯下线,每2.5分钟可产出一个电池包,将从四川宜宾三江新区“时代长安公司”,被运抵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长安汽车工厂,装配长安新能源汽车。当天生产,当天送达。

长安汽车的转型,也离不开来自成都的投喂。据悉,生产基地在四川的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也会到长安研发中心去交换上班,有问题,及时解决。

这些得益于成渝经济圈的同频共振。至今,川渝两地现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各级配套商达到1600多家,年产值超7000亿元,全域自主配套率超过80%。

数据显示,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81986.7亿元,在2021年突破7万亿后,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台阶。

从汽车产业来说,全国每七辆汽车,就有一辆产自川渝、超过五分之一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预计到2027年,川渝两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达万亿以上。

“不管对于成都还是重庆,以及参与到产业链供应链协作配套的所有企业,进行产业合作都有好处。”吴小冬表示。如今,“研发在成都,制造在重庆”的分工协作模式,正加速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西部高科技产业走廊。

2025年,是川渝两地相向而行、携手并进的第5个年头。成渝“双子星”,也从互相看不惯的双城,走到双赢。数据显示,成都、重庆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产业同质构成了成渝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

从双城战略提出之后,同为中欧班列始发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国际铁路港“闪电”牵手,于当年3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围绕通道口岸、产业招商、开放创新、机制协同四大领域,推动20项合作。

随着2021年1月1日,重庆和成都同时发出两趟中欧班列,分别驶向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统一使用“中欧班列(成渝)”的名称,在全国首次实现了跨省域的中欧班列合作。

到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开行超5700列,开行量领跑全国,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成渝经济圈作为“增长第四极”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随着成渝中线重庆段最长桥梁,淮远河双线特大桥完成连续梁合龙,成都到重庆的高铁车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飞驰的钢铁动脉,再次见证着西部发展的壮阔历程。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云端仙境,与父母同游张家界...
"九寨沟看水,张家界看山",这句旅游界的名言在我带着父母游览张家界...
2025-07-03 11:05:56
青海旅投申请破产清算,地方...
行业爆火的表象下,多家地方文旅企业却深陷债务危机。近日,青海省旅游...
2025-07-03 11:05:39
贵州旅游三四天需要多少钱?...
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美...
2025-07-03 11:05:22
青甘旅行7日玩一趟多少?西...
退休后总想找个风景好又悠闲的地方走走,上个月刚和老伙计们从青甘环线...
2025-07-03 11:05:02
大理苍山野生菌遭“掘地式”...
央广网大理7月3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进入夏季,云南野生菌迎来生长...
2025-07-03 11:04:31
生活小常识:住酒店别啥都用...
家人们,咱出门在外住酒店,是不是经常被房间里那些整整齐齐、白白净净...
2025-07-03 11:04:18
青甘游玩8天7晚大概多少钱...
退休后总琢磨着去哪旅游,这次我选了青甘环线,8天7晚玩下来,真的太...
2025-07-03 11:03:38
青甘旅游7天6晚玩一次多少...
退休后一直琢磨着去哪儿旅游,最后选了青甘大环线。一路下来,看尽戈壁...
2025-07-03 11:03:13

热门资讯

云端仙境,与父母同游张家界的山... "九寨沟看水,张家界看山",这句旅游界的名言在我带着父母游览张家界后有了更深的体会。这片被联合国教科...
青海旅投申请破产清算,地方文旅... 行业爆火的表象下,多家地方文旅企业却深陷债务危机。近日,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
贵州旅游三四天需要多少钱?贵州... 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美食而闻名遐迩。无论是壮丽的黄果树瀑...
青甘旅行7日玩一趟多少?西宁环... 退休后总想找个风景好又悠闲的地方走走,上个月刚和老伙计们从青甘环线回来,好多朋友问我青甘旅行7日玩一...
大理苍山野生菌遭“掘地式”采摘... 央广网大理7月3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进入夏季,云南野生菌迎来生长旺季,“捡菌子”成为热门旅游项目,...
生活小常识:住酒店别啥都用,这... 家人们,咱出门在外住酒店,是不是经常被房间里那些整整齐齐、白白净净的东西给 “骗” 了?今天我就来给...
青甘游玩8天7晚大概多少钱?莫... 退休后总琢磨着去哪旅游,这次我选了青甘环线,8天7晚玩下来,真的太值了!青甘线不仅有壮丽的大漠风光,...
青甘旅游7天6晚玩一次多少钱?... 退休后一直琢磨着去哪儿旅游,最后选了青甘大环线。一路下来,看尽戈壁荒漠、湖泊雪山,风景美到让人挪不开...
青甘游玩8日一般多少?兰州环线... 退休后一直琢磨去哪旅游,听老伙计说青甘线景色绝,性价比也高,就拉着老伴报名了。这趟青甘8日游,人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