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宣恩通联记者 黄宇杏 实习生 洪雅麒 通讯员 付雯静 刘龙俊)日前,宣恩县顺利组织开展“宣恩县国家级休闲街区兴隆老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EPC”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此次兴隆老街项目的成功评标,是宣恩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的又一实践成果。
本次评标采用“主场+客场”联动模式。评标当日,宣恩县作为主场,荆州沙市区作为客场,双方通过线上“易彩虹”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平台实现实时互联互通。评标全程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专家在线评审、在线沟通、在线签章、结果同步确认,保障流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
“远程异地评标打破了地域限制,整合了优质专家资源,让项目评标更加科学、更加公正。过去本地专家资源有限,部分项目评标可能存在局限性,现在通过这种模式能有效避免“熟面孔、老关系”,提升了评审质量。”宣恩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受理股股长胡敏瑛介绍道。
兴隆老街承载着宣恩的历史文化记忆,此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涵盖街区景观改造、智慧旅游设施建设等内容,预计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街区品质,推动老街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远程异地评标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还实现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提高了招投标的效率,让我们能更快的推进项目的落地。”招标代理陈妍圻说道。
近年来,宣恩县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积极与各地建立合作机制,聚焦经营主体反映的评标专家资源不足、评标公正性受质疑、跨区域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借鉴先进经验,常态化开展省内异地评标,积极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目前全县的工程类建设项目已实现100%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有效破解了本地评审专家“小圈子”“熟面孔”和专业类型不均衡等一系列难题。